立秋吃这两款饮食最适合 秋季养生关键是防燥护阴

秋季养生关键是防燥护阴
秋天 , 是从立秋之日起 , 到立冬之日止 , 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 并以中秋(农历8月15日) , 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 , 故万物收 。 ”这里的阴气始下 , 是说在秋天由于阳光渐收 , 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 , 是指万物成熟 , 到了收获之时 。 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 , 由热转寒 , 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 人体的生理活动 , 随“夏长”到“秋收” , 而相应改变 , 因此 , 秋季养生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
也就是说 , 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 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 。 ”所谓秋冬养阴 , 是指在秋冬养收气 , 养藏气 , 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 , 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 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
【立秋吃这两款饮食最适合 秋季养生关键是防燥护阴】 秋季又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
关键是要防燥护阴 。 中医学认为 , 燥为秋季的主气 , 称为“秋燥” 。 其气清肃 , 其性干燥 。 每值久睛未雨 , 气候干燥之际 , 常易发生燥邪之患 。 由于肺可呼吸 , 肺合皮毛 , 肺与大肠相表里 , 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 , 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 , 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 燥邪伤人 , 易伤人体津液 , 所谓“燥胜则干” , 津液既耗 , 必现~派“燥象” , 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 , 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千甚至皱裂等症 。
肺为娇脏 , 性喜润而恶燥 , 燥邪犯肺 , 最易伤其阴液 , 肺失津润 , 功能必然受到影响 , 因而室降失司 , 轻则干咳少痰 , 痰黏难咯 , 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 , 见痰中带血 。 肺中津亏后 , 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 , 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
立秋吃这两款饮食最适合
立秋后 , 口干舌燥明显 , 饮食上应该要注意滋阴润燥 。 在疾病上 , 立秋之后要谨防秋季肠道传染病 , 防腹泻 。 通过饮食防治秋燥、预防和辅治秋季腹泻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 立秋吃什么呢?立秋吃这两款饮食最适合 。
立秋吃淮山药煮粥
材料:淮山50克 , 粳米(或糯米)150克
制法:将淮山切成薄片 , 将粳米洗干净;将粳米、淮山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 , 再用文火熬熟 , 用食盐调味即成 。

立秋吃这两款饮食最适合 秋季养生关键是防燥护阴

文章插图

立秋吃淮山药煮粥?
功效:适用食欲不振、大便滑泄、慢性久痢、虚劳咳喘、阴虚劳热、慢性肾炎、小孩消化不良等症 。 有健脾益胃 , 补肾固精 , 止泄泻 , 长肌肉 , 消渴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