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人怀个孕就变成“糖妈妈”了?

众所周知,妊娠糖尿病(GDM)对孕妇和胎儿都极为不利 , 容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难产和产伤等,除此之外还可对胎儿及婴幼儿产生近期和远期影响 。因此 , 妊娠期妇女应该积极预防妊娠糖尿病,特别是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和(或)随机血糖高于11.1mmol/L,就要马上就诊 。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初次发生于妊娠过程中的糖耐量异常 , 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代谢异常疾病,国内报道GDM发病率为14.7%~20.9% 。GDM对母体的影响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及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升高 , 远期影响包括产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高7倍,分娩后新生儿发生低血糖及未来发生肥胖、糖耐量降低甚至死亡的风险也比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高 。

为何有些人怀个孕就变成“糖妈妈”了?

文章插图
同样是女人,为何有些人却在怀娃后得上了糖尿?。课纹绞焙枚硕说? ,怀个孕就变成“糖妈妈”了?下面助你好孕就和大家聊聊孕期较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10大人群 。
1、孕前超重和肥胖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体重正常女性的2~10 倍 。主要是因为随着妊娠过程进展,胎盘分泌的胰岛素抵抗激素逐渐增多,使妊娠期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强,糖耐量受损,而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 肥胖女性由于脂肪组织较多,所以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抵抗物质也多于正常人 , 使其胰岛β细胞不能充分的调控血糖,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
2、糖尿病家族史
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母系遗传性 。研究发现母系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孕妇的3倍多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妇女中31.88%有糖尿病家族史,且两代母系和两代父系患糖尿病时,母系的遗传倾向性明显大于父系 。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应视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孕妇应尽早进行血糖筛查,必要时可多次筛查 。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 。
3、体重增长速度
按要求定时产检的孕妇肯定都知道产科医生每次在看诊时问的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最近1周体重增加了多少”,如果你的回答是3斤、4斤、5斤……肯定会看到大夫眉头一皱 。之所以会让医生发愁,是因为孕妇1周内体重涨幅太大,一方面会增加胎儿巨大儿的风险,到时候想顺产怕是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孕期体重涨幅太快也会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主要是因为,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快可引起早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β细胞处于失代偿状态,机体因不能适应妊娠期逐步增加的胰岛素需求量而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所以,对于单胎孕妇 , 每周体重增加要控制在0.5kg(1斤)内为宜 。
4、高龄
【为何有些人怀个孕就变成“糖妈妈”了?】 高龄孕妇是指年龄≥35 岁的孕妇,高龄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已得到临床研究证实 。国内研究发现,35岁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是25岁孕妇的2倍多 。高龄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 更多的原因还是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孕妇胰岛素受体及其胰岛素亲和力下降,也可能与胰动脉硬化造成胰腺缺血有关 。所以,生娃还是早点的好,不要拖过35岁 。对于高龄孕妇应在孕期检查充分宣教,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 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
5、空腹血糖较高
国内外诸多研究发现,妊娠早期空腹血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明显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妊娠早期空腹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妊娠早期空腹血糖<4.4mmol /L、4.4~5.1 mmol /L、>5.1mmol /L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1%、24. 9%、42. 9% 。妊娠早期提前进行血糖筛查有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妊娠早期空腹血糖虽不适合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可以作为妊娠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指标 。
6、血红蛋白较高
多项研究发现,妊娠14周前Hb>130g /L的孕妇妊娠晚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妊娠14周Hb是孕晚期患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血清铁离子水平与2 型糖尿病发生有关 。Hb水平升高是由于铁离子水平升高,而过量铁离子可影响胰岛素合成、分泌,增加脂质氧化,通过降低肌肉葡萄糖利用而增加肝脏糖原异生,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
7、乙肝病毒携带者
有学者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进行研究,发现孕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者为HBsAg(-)者的3倍 , 在矫正相关混淆因素后再次证明 , HBsAg携带者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有研究发现在胰腺组织也有HBV-DNA或HBsAg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度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人高,说明HBV染胰腺后致使胰腺分泌细胞损害,分泌胰岛素下降,血糖升高 , 胰岛素抵抗增强 , 继而导致胰岛β细胞失去对血糖的调控能力 , 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 。
8、不良饮食习惯
孕期高糖、高脂饮食已被证实是导致女性发生孕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但长期进食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代偿性能进行性下降 , 最后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高动物蛋白摄入量,特别是红肉,明显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更大的危险因素相关 。把动物蛋白用植物蛋白替代 , 以及将红色肉类的用一些健康的蛋白质来源的替代 , 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
9、缺乏运动
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孕期运动减少是诱发女性患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2年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指南中指出,每周不少于3次、共计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女性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随着运动量的增加,糖耐量逐渐改善,而且体育锻炼越多,糖耐量发生异常的机会就越低 。运动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基础的胰岛素抵抗,对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等均有重要作用 。
10、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前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现象,尽管在妊娠时PCOS孕妇分泌较大量的胰岛素,但仍有可能发生糖代谢的紊乱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胎盘胰岛素酶以及皮质醇等都具有拮抗胰岛素的功能 。PCOS孕妇本身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特征,在妊娠过程中更易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失代偿,继发血糖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所以,多囊妈妈孕期要更加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减少对母婴的健康损害 。

    推荐阅读